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73

73.教导灵也贴近他

73.教导灵也贴近他们左侧,只是更往前。这些灵人也指责他们,但较为温和,然后教导他们当如何生活。他们看上去同样黑黑的,但不像前者那样如同乌云,而是像披上麻布。

他们被称为导师,前者被称为惩罚者。当这些灵人出现时,天使灵也会出现。他们坐在头部,以自己的方式充满它。天使灵的存在被感觉为一种柔和的呼吸,因为他们唯恐任何人因他们的靠近或流注而受到一丁点疼痛或焦虑。他们控制惩罚灵和教导灵,防止前者对此人造成的伤害超出主的许可,并要求后者讲说真理。

当一个惩罚灵与我同在时,天使也在场,不断使我的脸保持欢笑,使我嘴唇周围的区域向前推挤,我的口微微张开。当主允许时,天使很容易通过他们的流注做到这一点。他们说,他们的同在使得他们星球的居民就具有这种面部表情。

属天的奥秘 #5700

5700.“也为和约

5700.“也为和约瑟同吃饭的埃及人单摆了一席”表处于颠倒次序的记忆知识的分离。这从“埃及人”的代表和“和约瑟同吃饭的单摆”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人”是指处于颠倒次序的记忆知识,如下文所述;“和约瑟同吃饭的单摆”是指分离,如刚才所述(5699节)。“和约瑟同吃饭的埃及人”是指在约瑟家里吃饭的埃及人;显然,他们并未和约瑟同吃饭,因为他们是单独吃的。“埃及”或“埃及人”在正面意义上表示教会的记忆知识(参看1462, 4749, 4964, 4966节);但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处于颠倒次序的记忆知识,因而表示违背教会真理的观念(1164, 1165, 1186节)。反面意义上的“埃及”在圣言的许多地方被提及。“埃及”之所以表示这些记忆知识,是因为古教会的记忆知识都是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在埃及人中间的发展胜过在其他人当中的,但这些记忆知识却被他们转变为巫术。因此,他们完全颠倒了代表性教会的记忆知识。
  当人们滥用天上的次序行恶时,就说记忆知识处于颠倒的次序;因为天上的次序是向所有人行善。因此,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一旦以这种方式颠倒天上的次序,最终会弃绝神性事物,天堂的事物,进而弃绝仁与信的事物。变成这样的人知道如何利用记忆知识去敏锐和娴熟地进行推理,因为他们出于感官经验进行推理,出于感官经验进行推理,就是出于外在事物,即诸如属于身体和世界的那类事物进行推理,这些事物会直接抓住人的思维和感觉。除非这类事物或这类事实知识被天堂之光光照,由此被带入完全相反的次序,或说以完全相反的次序被排列,否则它们就会使此人在天堂的事上陷入如此大的模糊,以致他不仅不理解它们,甚至完全不肯接受它们,最终抛弃它们,然后尽可能地亵渎它们。当记忆知识处于适当次序时,它们就会被主排列为天堂的形式。但是,当它们处于颠倒次序时,它们就会被排列为地狱的次序,然后最虚假的事物在中心,支持它们的事物在周边,而真理却在外面。这些真理因在外面,故无法与以真理为主导的天堂进行任何交流。于是,内层事物向这种人关闭,因为通往天堂的道路通过内层事物敞开。
  

属天的奥秘 #6391

6391.“他看安息

6391.“他看安息为美好”表不思回报的善行充满幸福。这从“安居”和“美好”的含义清楚可知:“安居”是指属于天堂的事物,因而是指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也就是行善不思回报的人,如下文所述;“美好”是指它们充满幸福。“安息”之所以表示不思回报的善行,是因为就至高意义而言,“安息”或“平安”表示主;就相对意义而言,表示天堂;因而表示来自主的良善(参看3780, 4681, 5662节)。由于“安息”或“平安”所表示的事物只在那些拥有仁之良善在里面,因而行善却不思回报的人中间,所以这些行为由“安息”或“平安”来表示;这层含义从内义上的整个思路可推知。
  这个问题的真相是:只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绝无可能知道行善却不思回报具有如此大的幸福,以至于它就是天上的幸福本身。他们不知道的原因在于,在他们看来,幸福在于爱自己的快乐;一个人越是在这爱里面看见快乐,就越看不见天堂之爱里面的快乐,因为这二者是对立面。出于自我之爱的快乐会完全毁灭出于天堂之爱的快乐。它将这快乐毁得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全然不知何为天上的快乐;即便被告知它的性质,也不相信,甚至会否认。
  我蒙允许通过来世的恶灵知道这一点;他们活在世上时若不是为自己,就不向他人或自己的国家行善。这种人不相信不以回报为目的的行善有什么快乐可言;因为他们以为若没有回报的目的,一切快乐就不复存在。若进一步被告知,当这种快乐中止时,天上的快乐就开始了,他们听到这话就会目瞪口呆。当他们听说,天上的快乐通过人的至内层流入他里面,使他的内层充满无法形容的幸福时,更是目瞪口呆,声称他们无法理解。事实上,他们说,他们不想要这快乐,他们以为如果他们丧失了爱自己的快乐,其处境就会极其悲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剥夺生命的一切喜乐;他们还把那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称为简单人。那些做事带有回报目的的人和这些人没什么两样;因为他们做善事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也就是说,他们在其中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邻舍,也不是自己的国家,亦不是天堂和主,除了那些有义务为他们服务的人之外。这些就是关于以萨迦的这节经文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